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河南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10-11 10:12:01
第一章 森林河南生态建设的重大意义
 
       第一节 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的主体、自然生态系统的顶层、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国家外交大局。森林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水库、钱库、粮库,在为社会提供木材和竹材、木本粮油、林化产品等大量产品的同时,还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减少污染、游憩保健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极其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对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林业生态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环境瓶颈制约的根本出路,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目前,在我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能力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新形势下,林业拓展绿色发展空间的作用尤为突出。
  二、生态建设的主体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储库,陆地生态系统90%的碳存储于森林之中,森林每生产1吨干物质,可吸收(固定)1.63吨二氧化碳,释放1.19吨氧气。森林是地球生命系统的基因库,我省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60%以上的物种在森林中栖息繁衍。森林是地球生命系统的能量库,承担着将太阳能转换成化学能的主体任务。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调节中枢,在调节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地圈动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生物世界与非生物世界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交换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对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据评估,2017年全省森林涵养水源121.34亿吨(约相当于小浪底水库的库容),固土2.39亿吨,减少土壤肥力损失1012.36万吨,固定二氧化碳2391万吨(相当于燃烧1494万吨标准煤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释放氧气1365万吨(相当6200万人1年的需氧量),增加土壤氮、磷、钾营养物质40.95万吨,吸收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及滞尘7809.64万吨,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达2337亿元,林业在我省生态建设中发挥着主体作用,保障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发展。随着中原城市群建设、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等进程的加快,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三、富民惠民的重要途径
  据统计,2017年全省共生产各类经济林产品772.57万吨,其中:水果654.38万吨,木本粮油和其他干果56.86万吨,森林药材20.81万吨,茶叶2.08万吨,食用菌22.63万吨,其他林副产品15.81万吨。向社会提供木材568.2万立方米,提供就业4560万个工日,林业旅游休闲康养1.2亿人次。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966亿元,农民来自林业的纯收入人均达到1021元,农田防护林能使粮食平均增产10%左右,林业在促进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市森林能够调节城市生态平衡、拓宽休憩康养空间、提高生活质量,满足城市居民走进大森林、回归大自然的需求,创造生态良好、有益健康的人居环境。目前,全省有11个省辖市成功创建了国家森林城市,在全国名列前茅,有全国绿化模范城市11个、全国绿化模范县30个。森林进城环城护城,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第二节 建设的必要性
  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创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要加强森林生态安全建设,着力推进国土绿化,着力提高森林质量,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着力建设国家公园。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林业生态省的重大战略决策,省政府批准实施了《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2008—2012年)》和《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2013—2017年)》,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我省林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省委、省政府对林业生态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明确提出: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实施新一轮生态省建设,加快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建设,构筑绿色生态屏障。
  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
  我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的主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所在地,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和通讯枢纽,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带,区位优势凸显,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上十分重要。但是,我省是缺林少绿的省份,迫切需要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加强太行山、伏牛山和桐柏—大别山造林绿化和森林质量提升,拓展生态空间,提高生态承载力;加强平原地区农田林网建设,促进提高平原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加强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等两侧生态保育带建设,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当地及其河流下游区域的国土生态安全。
  三、绿色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整体上绿色发展指数偏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联合印发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明确将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湿地保护率、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陆域自然保护区面积等列为绿色发展指标。《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把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河南。绿色发展迫切要求林业承担起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夯实生态根基的重大使命,加大力度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保障生态安全,增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绿色发展迫切要求林业承担起创造绿色财富、积累生态资本的重大使命,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不断提高森林、湿地、荒漠、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价值和公共服务能力。绿色发展迫切要求林业承担起引领绿色理念、繁荣生态文化的重大使命,大力提升保护森林、爱护动物、亲近自然的生态意识,培育公民生态价值观,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财富,为建设美丽河南做出新贡献。
  四、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绿色是乡村振兴的底色,乡村是林业的主战场。加强乡村绿色发展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进乡村生态富民对乡村振兴至关重要,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为林业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新时期林业生态建设必须按照党中央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乡村绿化美化建设,加强乡村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弘扬乡村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扶贫,全面发挥林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林业力量。
  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需要
  良好生态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基础和保障,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提出打造富强河南、平安河南、文明河南和美丽河南,要求加强生态环境系统建设。一方面,生态环境保护是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长远大计,广大人民群众由过去“求生存”到现在“求生态”,由过去“要硬化”到现在“要绿化”。这就迫切要求林业建设把保护生态、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增加生态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努力建设美丽河南。另一方面,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山区、沙区和滩区,这些地区多数属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也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生态保护脱贫和林业产业扶贫对促进农民增收、拓宽就业渠道、实现精准扶贫具有重要意义,是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
  六、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需要
  我省是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能够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温等作用,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农业生产抵御干旱、风沙、干热风、冰雹和霜冻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粮食高产稳产,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

第二章 基础条件
 
       第一节 林业资源概况
  据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院调查,2017年,全省林地面积8496.33万亩,森林面积6144.77万亩,疏林地面积219.9万亩,灌木林地面积705.86万亩,无林地面积1086.74万亩,森林覆盖率24.53%。全省活立木蓄积量23680.68万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量17894.56万立方米,疏林蓄积量38.59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量815.72万立方米,四旁树蓄积量4931.81万立方米。
  林业系统现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25个,面积763.11万亩;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个,面积520.1万亩。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17个,面积448.01万亩;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4个,面积204.76万亩。省级以上湿地公园41个,面积125.61万亩;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31个,面积116.5万亩。
  全省湿地总面积941.92万亩。其中,河流湿地553.51万亩,湖泊湿地10.35万亩,沼泽湿地7.3万亩,人工湿地370.76万亩。全省沙化土地面积895.19万亩,荒漠化土地面积15.21万亩,石漠化土地面积111.97万亩。

       第二节 林业建设成就
  一、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生态效益显著增加
  一是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2017年与2007年相比,全省森林面积净增1295.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5.17个百分点。二是森林蓄积明显增长。森林蓄积量增加4958.44万立方米。三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巨大。2017年全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2337亿元。其中,涵养水源功能价值676.27亿元,保育土壤功能价值407.53亿元,固碳释氧功能价值157.01亿元,营养物质积累功能价值67.04亿元,净化环境功能价值164.65亿元,森林生物多样性功能价值455.64亿元,防护农田功能价值159.51亿元,森林游憩功能价值249.35亿元。
  二、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2017年,全省林业年产值达到1966亿元。全省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达到976万亩,年均向社会提供木材568.2万立方米,年木材储备和木材生产价值达56.81亿元。全省经济林总面积达到1621万亩,林木种苗花卉面积277万亩(种苗83万亩、花卉194万亩),年产值218.92亿元,花卉种植面积居全国第3位。林下种植养殖面积950.2万亩,年产值259.67亿元。全省共生产各类非木质林产品772.57万吨,总价值506.54亿元。木材加工、非木质林产品加工等第二产业价值758.4亿元。全省年销售收入10亿以上林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到23个,省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55家。全省森林旅游蓬勃发展,年林业旅游休闲康养人数1.2亿人次,产值达到198.55亿元,直接带动的其他产业产值135.14亿元。林业已成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
  三、有力支持社会发展,社会效益更加凸显
  一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全省各地将生态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群众增收相结合,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培植了地方财源,增加了农民收入。全省农民来自林业的纯收入人均提高到1021元,年均增长13%。二是增加农村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扩大了林产品供给,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拉长了林业产业链条,增加了就业容量,年均提供就业4560万个工日,维护了社会稳定。三是通过生态建设,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高,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四、生态保护能力不断增强
  全省生态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明显增强,自觉“爱绿、植绿、护绿”、崇尚生态、崇尚自然的良好社会氛围初步形成,有力地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新增国家森林城市10个、林业生态文明示范县11个、全国绿化模范城市11个、全国绿化模范县30个,全国绿化模范单位20个、各类森林公园78个(面积186.14万亩)、湿地公园41个(面积125.61万亩)、自然保护区面积108.9万亩。累计救护野生动物33.9万头(只)。
  五、林业改革稳步推进
  一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集体林地确权登记工作基本完成,全省已建立县级以上林权管理服务机构80个、省级林权管理示范中心12个、林业合作社和家庭林场4374家,流转林地766.95万亩,林权抵押贷款累计达33.6亿元。二是国有林场改革全力推进,出台了《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全省93个国有林场统一定性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国有林场改革全力推进。三是推进森林保险工作,全省重点公益林参加森林保险面积2319.30万亩,参保率达到97.45%。四是积极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调整经济林林种、树种结构和苗木、花卉产业结构,降低林业生产成本,应对市场需求补齐林产品短板。
  六、支撑保障能力得到加强
  出台了《河南省森林防火条例》《河南省湿地保护条例》。建成1个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生态定位观测站、7个省级生态定位观测站及其他科技创新平台11个。制修订林业地方标准188项,承担国家和省级林业重大科研项目84项,全省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8%,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2.3%。全省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08‰,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0.53‰。全省建设县级林业技术推广站159个、乡镇林业服务机构1974个、木材检查站100个。建成了全省林业政务专网,建成全省森林资源数据库、营造林管理等林业信息化应用系统和全省林业网站群。森林公安正规化建设成效显著,国家下达我省森林公安政法编制2303人,打击涉林犯罪能力全面提高。

       第三节 林业建设面临挑战
  一、造林绿化任务艰巨
  我省是个少林省份,森林资源总体不占优势。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我省森林面积在全国列第22位,人均森林面积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森林覆盖率在全国排名第20位,人均森林蓄积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森林资源分布不均,50%以上林业用地、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分布在伏牛山区。全省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整体功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全省还有1086.74万亩无林地亟待造林绿化,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伏牛山的石质低山丘陵区,南阳山区尚有111.97万亩石漠化土地需要综合治理。随着新型城镇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村道路、水系等改扩建,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体系需要完善,生态廊道需要提高建设标准。
  二、森林质量不高
  全省小树多、大树少,落叶树多、常绿树少的现象普遍。一是中幼龄林面积过大。中幼龄林面积3800多万亩,占乔木林面积的83.01%。二是纯林面积过大。在全省4580.4万亩的乔木林(其中天然林1972.05万亩,人工林2608.35万亩)中,纯林占79%,混交林仅占21%。在天然林中,纯林占65.44%,混交林占34.56%;在人工林中,纯林占88.91%,混交林占11.09%。三是树种单一。特别是平原地区,杨树占绝对优势,杨树的面积和蓄积分别占平原区森林面积和蓄积的79.46%、92.8%。四是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低。乔木林蓄积平均每亩只有4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2.3%。目前全省尚有3000多万亩中幼林和退化林亟需抚育和改造。
  三、资源保护压力加大
  随着我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林地、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任务和难度越来越大。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等时有发生,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疫点增多、疫区范围有扩大的趋势,严重威胁着生态安全,严守林业生态红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底线的压力日益加大。近年来,各类建设项目向林地转移趋势明显,占用征收林地需求增加,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争地矛盾明显。平原地区人多地少,造林保存和管护难度大。国家级、省级公益林地森林生态效益管护补偿标准偏低,市、县级公益林地尚未建立补偿制度,全面保护天然林的任务十分繁重。
  四、林业产品供给能力不强
  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产品供给和生态公共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期盼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人们对身边增绿、社区休憩、森林康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森林公园等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态体验设施缺乏。经济林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绿色、有机生产体系不健全,优质经济林产品比例偏低。优质木材供应能力严重不足,林业产业总体规模偏小,二三产所占比重低,集约化程度不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全国知名的品牌产品,林业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林业产业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
  五、林业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存在林业投入标准低、生态补偿制度不健全、集体林权制度经营权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随着剩余造林地立地条件越来越差,造林和管护难度加大,加上人工成本、苗木成本等逐年上升,营造林所需投入越来越高。由于缺乏造林后的管护经费,后期管护措施如补植、除草、扩穴、浇水等难以开展,后期管护跟不上成为一些地方造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公益林、天然林保护和补偿制度需要调整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场改革等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落实。此外,受地方财力所限,资金投入与生态工程建设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六、林业基础设施薄弱
  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资源管理、林业执法、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资源监测等装备手段落后,高新实用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不足,品种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不高,林业人才队伍薄弱。资源管制、营造林管理较为粗放,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资源没有落在“一张图”上,保护修复任务没有落实到山头地块,难以做到精准保护、精准建设。信息化建设滞后,林业大数据融合度低,互联网、电子平台等现代先进技术应用不足。

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服务省委、省政府打赢“三大攻坚战”中心工作,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以满足人民良好生态需求为总目标,以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林业生态建设为主战场,以维护森林生态安全和扩面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以建设中原森林城市群和森林乡村为主要抓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助力精准脱贫,加快国土绿化,提升森林质量,加强资源保护,增进绿色惠民,强化基础保障,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生态文明、谱写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做出贡献。

       第二节 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是“三增四转五统筹”。“三增”即增绿量、增容量、增效益。增绿量主要是指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增加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和湿地面积;增容量主要是指增加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能力;增效益主要是指增加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四转”即从生产建设向生态建设转型、从林木经营向森林经营转型、从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型、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型。从生产建设向生态建设转型是要跳出林业看林业,坚决纠正片面注重林业生产、林业经济的错误观念。要更加注重林业生态建设,把林业生态作为重要资源,做到以生态效益实现经济效益,以经济效益彰显生态效益。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宝贵的林木资源,对消耗林木资源的产业要从严审批、从严管理;从林木经营向森林经营转型是要把森林资源保护好、利用好、经营好,大力发展林下养殖、林下种植、林下繁殖,着力培育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林果加工等高附加值产业,充分利用森林附属的各类“非木资源”,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综合效益;从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型是要统筹谋划、整体推进林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实现从产业链条短、产品结构单、资源消耗多的传统林业经济转向一二三产比例协调、产业体系完备、发展可持续的现代林区经济;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型是要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彻底摒弃“离开生态效益谈经济效益”“简单追求林业产业增加值”的错误观念,从数量扩张转向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和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既注重扩大造林面积,又注重造林质量、林木结构和生态效益,全面提升森林的综合价值。“五统筹”是指统筹建设和治理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

       第三节 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统筹规划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持以生态保护修复为主,加快国土绿化进度,加强森林经营,建设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持续高效的林业生态防护体系。对国土绿化、森林城市建设、森林质量提升、森林及湿地资源保护、绿色富民产业等内容进行全面规划,构筑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二、坚持稳中求进,提质增效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尊重规律、科学谋划,既要立足于加快发展,又要注重质量,速度服从于质量,做到从容建设,切实可行。以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总要求,把发展方式由高速增长转变到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的道路上来,着力增加生态产品、优质林产品供给,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坚持合理布局,调整结构
  充分考虑我省自然地理特征、资源环境条件、森林植被分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等,科学布局,因地制宜,确定各区域重点建设内容。大力调整和优化树种结构、林分结构、林种结构、林业产业结构,构建功能稳定、树种丰富、结构复杂、生物多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四、坚持改革创新,科技引领
  深化林业改革,创新产权模式,广泛调动全社会发展林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大对最新林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创新红利。
  五、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林业生态建设属于公益性事业,实行政府主导,发挥政府组织推动和宏观调控作用,加强政策扶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积极性,社会各方广泛参与,多方筹资,共建共享。林业产业发展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行市场化运作。生态与产业兼顾的木本油料林等建设,注重吸引社会投资,实行政府主导下的政策性引导、扶持机制。
  六、坚持着眼长远,分步实施
  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把森林河南生态建设作为一项艰巨性、长期性、系统性工程。规划期限划分为前期、后期两个阶段,前期建设任务细化落实到每个年度,按照规划的年度任务组织实施,稳步推进,持续发展。

       第四节 总体目标
  根据我省区域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扩总量、提质量、调结构、增效益,大力推动林业生态建设,打造绿量适宜、布局均匀、网络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稳定高效的生态系统。
  到2027年,全省所有宜林地造林绿化,所有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所有省辖市建成国家森林城市,所有县(市)建成省级森林城市,所有廊道得到绿化,所有县(市、区)实现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或郊野公园全覆盖。森林覆盖率达到30%,森林蓄积量达到2.59亿立方米,湿地面积达到1200万亩,林下经济面积达到2012.47万亩,森林植被碳储量达到1.4亿吨,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达到3600亿元/年,森林质量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建设天蓝地绿水净、宜居宜业宜游的森林河南。
  一、前期目标(2018—2022年)
  “五年增绿山川平原”:全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人居生态质量明显提升,初步打造“绿满中原、四季常青、三季花开”的生态景象。其主要目标是:
  ——完成造林1244.52万亩,森林抚育1968.17万亩,退化林修复107万亩;森林面积达到6902.9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7.56%,提高3.03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达到2.19亿立方米;
  ——湿地面积达到1000万亩,湿地保护率达到50%;
  ——林下经济面积达到1587.63万亩;
  ——林业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5%;
  ——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25万亩,治理率达到99.6%;
  ——国家森林城市达到28个(含县及县级市),省级森林城市达到40个;国家级森林乡村达到400个,省、市、县级森林乡村达到4000个;
  ——平原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5%,廊道绿化率达到95%;
  ——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达到2840亿元/年;
  ——森林植被碳储量达到1.25亿吨。
  二、后期目标(2023—2027年)
  “十年建成森林河南”:森林质量持续提高,生态功能显著提升,湿地功能恢复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更加巩固。
  ——完成造林1007.48万亩,全省所有宜林地造林绿化,森林抚育1920.44万亩,退化林修复267.51万亩;森林面积达到7515.1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提高2.44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达到2.59亿立方米;
  ——湿地面积达到1200万亩,湿地保护率稳定在50%以上;
  ——林下经济面积达到2012.47万亩;
  ——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面积75万亩,治理率达到并稳定在100%;
  ——国家森林城市达到48个,所有县(市)建成省级森林城市;国家级森林乡村达到1000个,省、市、县级森林乡村达到10000个;
  ——平原农田林网控制率稳定在95%以上,廊道绿化率稳定在95%以上;
  ——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达到3600亿元/年;
  ——森林植被碳储量达到1.4亿吨。
  三、展望期目标
  到2030年,森林覆盖率稳定在31%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2.83亿立方米,建成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状况整体步入良性循环,基本满足区域生态保护、绿色经济发展的需求。

第四章 规划布局
 
  在全省主体功能区和国土生态安全战略框架下,根据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三五”规划、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生态建设规划等,综合考虑林业发展条件、发展需求等因素,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要求,优化林业生产力布局,以森林为主体,系统配置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生态空间,统筹推进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建设,着力构建“一核一区三屏四带多廊道”的总体布局。
  “一核”为郑州大都市生态区;“一区”为平原生态涵养区;“三屏”为太行山地生态屏障、伏牛山地生态屏障、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屏障;“四带”为沿黄生态保育带、沿淮生态保育带、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及干渠沿线生态保育带和隋唐大运河及明清黄河故道生态保育带;多廊道为以铁路、公路、河流等组成的生态廊道网络。

       第一节 郑州大都市生态区
  范围与林业现状:包括郑州、开封、新乡、焦作、许昌5个省辖市的31个县(市、区)和巩义市,总面积1.59万平方千米,区域内林地面积533.12万亩,森林面积363.88万亩,森林覆盖率15.27%。涉及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78万亩;省级以上森林公园22个,面积87.03万亩;省级以上湿地公园3个,面积6.2万亩。
  功能定位:拓展生态空间,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发展重点与举措:按照“大生态、大环保、大格局、大统筹”的要求,统筹推进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建设,加强城郊森林、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打造绿树成林、河流湖泊互联互通的景观,加快形成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与都市区空间结构相衔接、与现代产业结构相融合、与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期盼相适应的生态保障体系,大幅度增加蓝绿空间,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提升森林质量,打造中原森林城市群的“绿芯”,打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美丽郑州,促进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大都市区建设。保障郑州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物流通道枢纽的生态安全。
  把中华生物园和郑州黄河中央湿地公园作为重中之重进行规划建设。在郑州航空港区、开封市尉氏县、许昌市鄢陵县和建安区的部分区域规划建设中华生物园,总面积1275平方千米。结合我省农耕文明发源地的历史传统优势,打造集传承生态文明、科学研究普及、旅游休憩观光、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新优植物开发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园区。在黄河郑州段沿岸规划建设郑州黄河中央湿地公园,东西长131.18千米,南北宽20.15千米,规划湿地公园总面积243.3平方千米。提升完善已经建成的龙湖、龙子湖、象湖、雁鸣湖湿地公园和连通水系工程,形成沿黄河流湿地和引黄湖泊湿地相结合的湿地公园群,打造生态湿地绿带。

       第二节 平原生态涵养区
  范围与林业现状:包括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涉及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15个省辖市的60个县(市、区)和兰考、滑县、长垣、永城、鹿邑、新蔡6个省直管县(市),总面积6.74万平方千米,该区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也是我省风沙区,区域内林地面积1410.2万亩,森林面积929.59万亩,森林覆盖率9.19%。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4个,面积50.1万亩;省级以上森林公园20个,面积41.11万亩;省级以上湿地公园21个,面积51.25万亩。
  功能定位: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增强林产品供给能力。
  发展重点与举措:与我省高标准粮田工程建设相结合,加强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积极稳妥地推进农田防护林完善和提升,构建平原生态绿网。加强沙化土地治理和退化林修复。加强四旁绿化、村镇绿化、庭院绿化和森林城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发展优质林果、林下经济、花卉苗木基地等。

       第三节 太行山地生态屏障
  范围与林业现状:涉及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5个省辖市的13个县(市、区),是我省生态脆弱地区,总面积1.1万平方千米,区域内林地723.17万亩,森林355.17万亩,森林覆盖率21.48%。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97.9万亩;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8个,面积56.43万亩;省级以上湿地公园4个,面积3.19万亩。
  功能定位:森林质量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持水土。
  发展重点与举措:加强森林、湿地保护,全面保护天然林。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提升森林质量,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保护珍稀野生物种种群及其栖息地,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探索建设金钱豹、猕猴国家公园。建设特色经济林、森林旅游休闲康养基地。

       第四节 伏牛山地生态屏障
  范围与林业现状:涉及洛阳、平顶山、许昌、三门峡、南阳5个省辖市的34个县(市、区)和汝州市、邓州市,总面积5.06万平方千米,是我省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区,区域内林地4488.44万亩,森林3315.26万亩,森林覆盖率43.71%。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0个,面积385.62万亩;省级以上森林公园31个,面积176.83万亩;省级以上湿地公园7个,面积56.77万亩。
  功能定位:森林质量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涵养水源。
  发展重点与举措:全面保护森林、湿地资源,继续加强天然林保护。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开展石漠化治理,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强化森林经营,调整和优化森林结构,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建设伏牛山世界植物大观园,争取建设伏牛山国家公园,建立南北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原真性保护展示区、国际生物多样性保育区、中国森林康养先导示范区等,打造中原“绿核”、生态基石、生物绿色宝库和珍稀濒危植物天堂。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优质林果、森林旅游等产业。

       第五节 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屏障
  范围与林业现状:涉及南阳、信阳、驻马店3个省辖市的10个县(市、区)和固始县,是我省商品林主要分布区,总面积2.21万平方千米,区域内林地1341.4万亩,森林1078.17万亩,森林覆盖率32.53%。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8个,面积151.49万亩;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6个,面积86.6万亩;省级以上湿地公园6个,面积8.27万亩。
  功能定位:森林质量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涵养水源。
  发展重点与举措:加强森林、湿地保护,全面保护天然林。加快退化林修复,大力培育混交林,积极开展森林经营,治理水土流失。加强退化湿地恢复,强化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探索建设朱鹮、白冠长尾雉国家公园。集约经营用材林、竹林,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加强低产经济林改造,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

       第六节 沿黄生态保育带
  范围:涉及三门峡、洛阳、济源、焦作、郑州、新乡、开封、濮阳8个省辖市的23个县(市、区)和巩义、兰考、长垣3个省直管县(市)。
  发展重点与举措:着力增强林木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面源污染等生态功能。全面保护森林植被和湿地资源,在两岸建设以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固堤林为主的宽防护林带,选用珍贵树种、常绿树种,营造混交林。加强黄河防洪工程管理范围内的绿化建设,形成黄河沿岸集生物主廊道、城市生态安全屏障、生态文化风光带三位一体的综合防护林带。在沿黄河河南段711千米两岸新建湿地公园18个,总面积114万亩,形成沿黄河流湿地和引黄湖泊湿地相结合的湿地公园群,把黄河两岸打造成为一条生态湿地绿带。

       第七节 沿淮生态保育带
  范围:涉及淮河干流沿线南阳、信阳、驻马店3个省辖市的9个县(区)和固始县。
  发展重点与举措:强化森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全面保护和恢复湿地资源,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强化流域综合治理;推进淮河沿线生态建设一体化,建设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带,提升淮河流域生态质量。

       第八节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及干渠沿线生态保育带
  范围:涉及安阳、鹤壁、新乡、焦作、郑州、许昌、平顶山、南阳、三门峡、洛阳10个省辖市的38个县(市、区)和邓州市。
  发展重点与举措:以保障饮水水质安全为核心。在水源地建设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护林和环境保护林,干渠沿线加强宽防护林带建设,建成集景观、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生态保护带。

       第九节 隋唐大运河及明清黄河故道生态保育带
  范围:包括隋唐大运河永济渠、通济渠生态保育带,以及明清黄河故道生态保育带。涉及郑州、开封、洛阳、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商丘9个省辖市的37个县(市、区)和巩义、兰考、永城、滑县4个省直管县(市)。
  发展重点与举措:加强沿线湿地保护修复和生态防护林建设,大力开展防沙治沙,建设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加强运河遗产周边景观林带建设,建设森林旅游休闲康养产业廊道。推动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一体化发展。

       第十节 多廊道
  以京广、徐兰、郑太、郑济、郑万、郑合等“米”字形高速铁路,京广、陇海等铁路,京港澳、连霍、大广、二广、沪陕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及专用道路等公路,以及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等为骨架,总长度11.3万千米。在道路、河流两侧营造防护林带,形成连通全省的生态廊道网络。

第五章 重点任务
 
  以建设中原森林城市群、森林乡村为总抓手,以建成“五个一”(建成1个以国家森林城市为主体的中原森林城市群,100个省级森林城市,100个森林特色小镇,1000个国家级森林乡村,10000个省、市、县级森林乡村)为具体抓手,通过建设森林公园实现“保林”、通过全面封山实现“育林”、通过多措并举实现“造林”、通过落实责任实现“管林”,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宜居宜业宜游的森林河南。

       第一节 统筹推进五大生态系统建设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推进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建设。遵循空间开发与承载能力相匹配、集聚开发与均衡发展相协调、分类保护与综合整治相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相统一的理念,优化空间组织和结构布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提高发展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格局优化、系统稳定和功能提升。
  一、森林生态系统
  在保护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加大国土绿化力度,努力增加绿量,优化树种、林分、林种结构,积极营造异龄、混交、复层、近自然的多功能森林,提升森林质量。加强濒危野生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全面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二、湿地生态系统
  加强湿地保护与建设,实行湿地资源总量管理,构建适应全面保护要求的湿地保护体系。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扩水增湿、生态补水,稳定和扩大湿地面积。开展污染和有害生物防控,修复受损湿地,恢复水生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湿地生态质量,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重点建设具有全省核心影响力的郑州黄河中央湿地公园,带动沿黄各地建设沿黄大型湿地公园群;依托重要河流、大型水利枢纽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丹江口库区、宿鸭湖、白龟湖、出山店湿地等一批大型重要湿地和湿地公园;加强面上湿地及湿地公园建设和修复,每个县至少建设1个省级以上湿地公园或湿地自然保护区,实现湿地公园全省县(市、区)全覆盖。
  三、流域生态系统
  加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护林等建设以及河道、湖泊、渠线等廊道绿化,增加绿化带宽度,合理优化配置造林树种,进行乔灌草立体配置,充分发挥森林在水源涵养、水质提升、水土保持中的功能和作用。围绕水源地和流域生态治理,荒坡全面造林、斜坡营造水流调节林、侵蚀沟营造水土保持林、河岸边营造护堤林、水库旁营造固坡林,实现全省湖泊、水库周边,河道、渠道沿岸流域森林或廊道绿化全覆盖。
  四、农田生态系统
  完善和提升农田防护林体系,在道路、河流、沟渠两侧营造防护林带,重点栽植乡土树种,积极营造混交、乔灌搭配林带,提升防护功能,减少病虫危害。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好乡村绿化美化,建设一批森林乡村,大力发展优质林果和苗木花卉基地。加强农田及畜禽养殖场周边污染土地生态化治理,大力栽植用材林、景观林和防护林,吸附降解土壤污染,促进生态修复。
  五、城市生态系统
  发挥林业在城市生态系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按照“以绿荫城”的理念全面提升城镇绿化、美化水平。调整优化树种结构,筛选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珍贵树种、长寿树种、多功能树种和吸附灰尘、减轻雾霾、减少噪声、净化空气能力强的树种建设城区森林和围城森林。增加常绿树种、针叶树种比例,实现城市四季常青、三季花开。加强大型公共建筑物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增加绿量和空间占有率。优化城市森林结构,建设城区绿色生活圈、环城森林生态防护圈、城市外围森林屏障带,加强城市成片森林、城郊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和廊道网络建设,多节点、组团式推进城市绿化提质增效,形成“让森林拥抱城市,让森林走进城市”的城市生态格局。加强城市湿地建设,构建林网化与水网化相融合的城市主体生态框架,拓展城市生态空间,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

       第二节 工作重点
  一、着力推进国土绿化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巩固和扩大生态空间,增强自然生态功能,构筑国土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加快造林绿化,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发动全社会力量大规模植树增绿,调整树种、林种、林分和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乡土树种和培育珍贵树种,积极营造混交林,绿化美化国土。坚持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并举,宜造则造、宜封则封、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加强长江防护林、太行山绿化、防沙治沙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对25度以上坡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和严重污染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启动深度贫困地区省级退耕还林。把山区作为造林绿化主战场,加大困难造林地造林绿化力度,力争造一片成一片。完善和提升农田防护林体系,确保粮食稳产高产。继续推进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切实提高廊道绿化水平。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建设森林乡村。加强林木管护,重栽强管,确保造林成果。推进重点区域生态系统修复,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修复,加强退化森林修复。加强沙化、石漠化土地治理。丰富和创新造林绿化形式,倡导营造“创业林”“园丁林”“天使林”“卫士林”“共青林”“三八林”“少先林”等纪念林、纪念树,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植树造林的积极性。规划国土绿化造林总面积2252万亩。
  加快国家储备林建设。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扶持,金融支持、主体担保,企业经营、林农受益”原则,利用国家开发性、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渠道和财政贴息激励机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储备林投资、营造和管理。各级政府在充分合理运用国家储备林建设金融支持政策的同时,要注重防范债务风险。
  二、着力提高森林质量
  以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质量效益原则,推进林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林业发展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突出优化林种结构、功能结构、布局结构,在持续增加森林资源的基础上,科学优化树种、林种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和生产力,扩大产品有效供给,提高产品供给质量,实现生态与产业兼顾、数量与质量并重、速度和效益统一。大力发展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合理选择多树种造林,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有步骤地对现有产生飞絮、球果污染树种(如杨柳树雌株、多球悬铃木等)和易发生病虫危害及生长不良的树种进行更新替换。
  分类促进科学经营。科学开展天然林经营,保育结合,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森林演替,调整林分层次结构,优化树种组成,大力培育珍贵树种和天然异龄林。加快开展人工林经营,大力推进人工商品林集约经营,提高森林经营强度,积极改造低效退化林分,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产出;推进人工公益林近自然经营,大力培育混交林,科学实施抚育经营,适时调整林分密度,促进林木生长。适度开展灌木林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开展适度培育乔木林,形成乔灌混交,提高防护等综合效能。
  强化森林经营管理。构建森林经营规划体系,在做好二类调查及各项专业调查基础上,集体林以县(市、区)为单元、国有林场以林场为单元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鼓励集体林以经营主体为单元编制和实施简明森林经营方案。建立森林经营成效监测评价体系,加强对森林经营活动的监督。强化一类调查、二类调查和专项调查,编制林业基础数表,建立主要森林类型的生长收获模型、碳汇模型,建设模式林、样板林体系,构建森林经营成效监测网络。
  推进混交林培育。新造林地应优先营造混交林,对现有人工纯林逐渐采取森林抚育措施调整树种结构,退化林修复采取补植改造、树种替换等方式修复为混交结构,大力发展乡土树种、珍贵树种、深根系树种为建群种的混交林,积极推行针阔混交、乔灌混交,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森林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
  推进林木良种化。加强林木良种选育与引进,抓好优良乡土树种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和品质创新。加强林木良种生产基地和保障性苗圃建设,继续实施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省级优质苗木培育补贴政策,提高良种生产供应能力。强力推进林木良种使用和推广,建立并实行新造林优先使用良种制度,不断提高造林良种使用率。
  规划森林抚育总面积3888.61万亩,退化林修复374.51万亩。
  三、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森林拥抱城市,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充分发挥森林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现代风貌方面的独特作用,增加城市绿色元素,使城市森林、绿地、水系、河湖、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推进森林惠民。加强城市内绿化,建设城市绿廊,推进屋顶绿化和立体绿化,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疏解城市功能腾退的土地,优先用于绿化。加强城市周边和城市群绿化,实行“退工还林”,利用城市周边闲置土地、荒山荒坡、污染土地,开展植树造林,成片建设城市森林、湿地和永久性公共绿地。大力提高城市特别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森林景观。在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形成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林山相依、林水相依、林田相依、林路相依、林城相依、林村相依、城乡一体、健康稳定的森林复合生态系统,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为城市营造绿色安全的生产空间、健康宜居的生活空间、优美完备的生态空间。积极推进中原森林城市群、国家森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森林特色小镇建设,形成符合省情、具有特色、类型丰富的森林城市格局。
  四、着力强化资源保护,探索建设国家公园
  加强林业生态红线管控。完成林业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对林地、森林、湿地、物种等生态红线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实行生态红线总量管控。
  全面保护天然林资源。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严格保护天然乔木林,在全省范围内全面保护天然林,把集体和个人天然林商品林纳入管护范围,加强天然灌木林、未成林封育地、疏林地管护。健全和落实天然林管护体系。全面保护天然林,实行省政府负总责,省、市、县级政府认真落实目标、任务、资金、责任。
  严格保护森林资源。强化林地“一张图”建设、应用和维护更新,分级分类进行林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林地转化为其他用途土地,把林地作为提供生态产品的“耕地”看待,开展年度林地变更调查。加强森林资源监测,积极探索按年度或动态发布森林资源监测成果。严格落实管林责任,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明确到位,依法科学经营管理森林。加强林木采伐管理,建立以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总量与强度双控的森林采伐管理新机制,研究出台禁止商业性采伐的意见,强化征收占用林地管理,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努力建设大森林。健全公益林管理政策和制度体系,扩大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面积。严格实施森林资源监督和林政稽查,强化森林资源监督专项机制。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和复壮,严禁移植天然大树。继续加强现有1931.94万亩国家级公益林地、480万亩省级公益林地保护管理,规划期内实现省级公益林地保护管理面积翻一番。
  全面保护湿地资源。实行湿地资源总量管理,构建适应全面保护要求的湿地保护体系,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生态补水,稳定和扩大湿地面积;开展污染和有害生物防控,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湿地生态质量,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制止填塘造地等行为,保护小微湿地。构建全省统一的湿地监测、评估和预警平台,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涉及黄河河道的湿地建设,应符合《河南省黄河河道管理办法》《河南省湿地保护条例》关于“黄河湿地保护特别规定”的相关规定。
  全面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体系建设,保护、修复和扩大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开展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实施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程,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和野化放归。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摸底,收集、保护、引进珍贵种质资源,建设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保护区和保护地,落实省级优质林木种苗补贴制度。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提升疫情防控能力。探索建设国家公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构建以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为主体、其他保护地和自然保护小区为补充的自然保护体系,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通过森林公园、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更好地保护宝贵的森林资源。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保护地管理。开展河南省第二次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强化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及其制品监管。强化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进出口管理,加强动植物检疫,严控有害物种入侵。
  五、推进绿色富民产业发展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挖掘林业产业在绿色发展中的优势和潜力,以政策引导、示范引领、龙头带动为抓手,发展特色产业,扶持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打造产业品牌,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化集群,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林业产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步伐。通过发展林业产业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加强特色林业基地建设。加快优质林果产业发展,推进核桃、油茶、枣等木本粮油林高产稳产基地建设,加快特色经济林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林木种苗、花卉基地,努力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增加生态资源和林地产出。做大做强森林等自然资源旅游,发展集旅游、医疗、康养、教育、文化、扶贫于一体的林业综合服务业。规划木本油料产业与特色经济林产业建设基地623万亩,新建种苗生产基地129.68万亩,新发展花卉基地135.12万亩,林下经济面积达到2012.47万亩。
  大力培育大中型高科技林业产业龙头企业,优化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布局,打造一批精深加工产业化集群,依托特色林产品基地,建设特色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发展林业产业化集群73个。
  完善产业服务体系。加快健全林业产业和林产品标准体系,逐步建立林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系列标准规范,把无公害、绿色标准的推广与优质林产品基地、现代林业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建设紧密结合,建立健全林产品质量检测认证体系和林业产业信用体系,制定林业产业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积极完善产销监管链和生态产品服务认证机制。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林业产业和林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工作。加快实施林业品牌发展战略,建立森林标志性产品体系。建设林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鼓励发展森林产品连锁超市、新型电商企业和仓储物流业。
  加快推进生态保护脱贫。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区的贫困人口,充分发挥林业在脱贫上的重要作用,通过公益林管护、育苗、造林、抚育等形式,让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参与林业生态建设实现脱贫。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的安排向深度贫困县、贫困村倾斜。支持在深度贫困县以政府购买服务或设立生态公益岗位的方式,以森林管护员为重点,森林管护新增岗位优先聘用贫困户劳动力。
  六、推进林业改革创新
  全面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按照《河南省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明确国有林场公益属性,建立健全森林保护制度、森林经营制度,探索建立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情况的常态化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考核评价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政绩的重要依据。加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档案,定期向社会公布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状况,接受社会监督,对国有林场场长实行森林资源离任审计。
  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集体林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林地承包关系稳定,健全集体所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农户行使承包权的集体林地产权体系,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依法赋予农民对承包林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对经营权实行依法有偿流转、有序流转。继续推进森林保险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完善针对新型集体林经营主体的信贷、保险支持机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林权管理服务和交易平台,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业融资担保、林权收储等服务工作;加强承包经营纠纷调处,积极推进县级林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体系建设,探索建立林业法律援助机制。
  实施科技引领新战略。提高林业自主创新能力,抓好林业新品种选育和新技术研究,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培训,促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林业科技含量和贡献率。完善林业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强林业科研机构能力建设。加强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积极推进森林认证,强化林业生物安全和遗传资源管理。加强重点实验室等林业科技平台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保护林业知识产权。
  建立国土绿化新机制。积极培育新型营造林主体,鼓励家庭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开展专业化、规模化造林绿化,认捐、认养林木。大力推动国有林场开展多种形式的场外合作造林和森林保育经营。创新产权模式,积极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合作,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探索建立林业发展基金。规范创新林业社会组织建设,推动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丰富义务植树实现形式,提高义务植树尽责水平。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和改革林业行政审批行为,按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
  打造“互联网+”林业发展新引擎,开展“互联网+”绿色生态行动,全面提升林业现代化水平。创新经济技术合作与民间交流,加快提升林业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水平,支持省内企业走出去,在国外开展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合作。
  加强碳汇林业建设。建立健全林业碳汇监测体系。着力加快推进全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数据库和参数模型库,按照国家森林、湿地、采伐木质林产品固碳测算技术规范,建成统一的符合国际、国家规则和河南实际的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实现定期更新监测数据、计量报告结果。探索推进林业碳交易。抓好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组织开展林业碳排放配额制度研究,探索通过配额管理,推进林业融入国家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探索建立林业碳交易制度,制定《河南林业碳汇项目管理和碳交易实施办法》,发挥林业碳汇抵减排放的作用,建设林业碳交易市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营造碳汇林、碳汇湿地等建设,增强林业碳汇能力。

第六章 重点工程
 
  为确保规划目标实现,围绕五大生态系统建设,规划十大重点工程。

       第一节 大规模国土绿化工程
  规划建设任务225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364.34万亩,更新造林485.34万亩,封山育林202.32万亩,飞播造林200万亩。
  一、山区生态林
  (一)建设范围。主要涉及伏牛山地生态屏障、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屏障、太行

上一篇: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下一篇:河南省“十三五”城乡配电网发展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